呼兰河——一个并不繁华的小城,作者萧红将我带到了这个小城。
这个小城里有的只是平凡人的生活琐事,而在作者笔下,却变得如此独特。比如这个小城的东道街的六七尺深的大泥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,不下雨,那泥浆好像粥一样,下了雨,这泥坑就变成河了。在连续三个月不下雨的时候,车夫和马翻过好几次,而翻过了之后,过路的人便来帮忙。有时因为拖不出马,而准备走人,但看到马快被泥坑憋死了,只好又过来帮忙,还不时地喝彩,闹得非常热闹,也有居民说长道短。
当这个坑淹死猪后,有些人会把死猪拿去卖,而且非常便宜。有些小孩便会说这是“瘟猪肉”,如果在邻居面前说,便会被母亲打。许多人提过一些不会掉进坑里的办法,如:有人说拆墙、有人说种树,却没有一个人说把坑填平。
在作者童年的后花园里,她与她的祖父一起玩耍、一起干活,生活充满了乐趣。但因为缺少玩伴又是寂寞的。这让我感到了萧红在离开家乡去到香港后,她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,用自己那轻盈的文笔写下了这篇文章,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,但哪哪都是故事。
作者的这部小说生动、形象地讽刺了人们的无知、愚昧。萧红通过描写《呼兰河传》这部作品,描述了一个灰色的天空、灰色的道路、灰色的城市、灰色的社会。在那个年代,人们再善良,也抛不开那些旧思想、土办法。文章的开头还是快乐的,可读到后面却不免感到一丝丝悲伤沁入心扉。在尾声的时候,萧红写了她的祖父已经去世了,而后花园的主人也不见了……
《呼兰河传》读完了,我还沉浸在那灰色的画面中……
***************
(指导老师 张卉)
本文关键词: 呼兰河传
文字编辑:方圆